热计量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对供热介质从热源得到的热量或用户消耗的热量所进行的计量。 热计量收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系统能效、促进用户侧主动节能和实现用热的公平交易。计量能够确定送热量和热交换量,为所获得的热付费提供依据,实现完全的市场转换。换言之,热计量和按热耗收费能够为热供应者和热消费者之间的商业关系和合同职责提供客观基础,使热在市场中作为真正的商品进行交换。 通过实际的热传递和热消耗的货币等值化,热计量和按热耗收费可以提高供热效率,鼓励用户节能。这些市场驱动的行为对于中国的集中供热系统不断提高供热效率,建筑物节能是必不可少的。 一、热计量收费推广现状 在国内热计量行业通过十几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五种热计量计算的模式,分别是热量表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温度面积法、流量温度法和散热器热分配法。 使用效果各有利弊。 公司在推广使用过程中,用户接受的主要计量收费的方式有三种:热量表法、户用热量表分摊法和通断时间面积法。前两种都属于热量表法,但居民用户以楼栋表作为结算依据,按照户用热量表进行分摊,商业用户全部采用热量表法(直接以热量表读数结算)。居民用户中采用热量表分摊法的面积占计量收费面积的20%,通断时间面积法占比80%。 二、热计量收费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从2010年开始,公司实现利用三河电厂热电联产向北京市通州区供热,接手的既有整合替代的老旧小区,也有新建小区,按照市政府及通州区政府的要求,对有条件的小区实行热计量收费改造,对新建的用户,一律要求具备热计量收费条件后才允许验收供热。我公司推广热计量收费以来,基本达到了推广热计量收费初衷效果。 1、便于开展系统能效评估 通过对供热企业热能生产、热能输送、热能的利用等环节的监控,发现能耗损失的关键环节和问题,有效的评价系统的经济性及合理性,便于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2、促进用户主动节能 传统的供热是按面积收取,当房间温度过热时开窗通风,太冷时就抱怨投诉,所以无论供暖效果如何都不尽人意,实行热计量供热方式是为了按需供热,在供热期用户根据自身对环境温度的需求调节到舒适的温度,实行热计量收费,是按使用的“热量”来收取,用多少“热”交多少费,既能促进节能意识提升,也能体现供热价值。 3、支撑调度运行调控 热计量系统也为企业提高供暖质量、节能增效提供了数据支持,以通断时间面积法为例,用户通过室内安装的温控器控制管井内的通断阀门的开关,调节室内温度达到舒适、节能的目的,楼栋内安装的采集器将用户的室温、通断阀的开或关、栋表的热量、供回水温度、瞬时流量等数据通过网络传到热力企业的热计量平台上,为供热单位提供数据管理、分户计量、查询分析等功能,并融入了远程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的功能。具体功能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设备管理、实时监控、运营分析、故障报警、缴费管理、查询统计等功能。经过数据分析后,为管理者提供供热系统节能调控的依据,促进了供热系统节能调控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完善热计量收费奠定了基础。 对于采取热计量的用户,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能够收集用户的室内温度,通过远程采集和传输系统,将最终用户的温度反馈到供热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客观依据,使得整个管理系统实现闭环的控制,事实上这是现有供热企业渴望的数据,是企业推广热计量的潜在的深层目的。 4、实现控高保低 有了热计量系统数据的支持,企业的调控就像有了眼睛,调控的效果会通过用户的室温数据反映出来。企业可以根据室温做针对性调控,供热真正做到“不多不少,不冷不热”,按需供热。 控高保低顾名思意就是超温用户的“控高”和低温用户的“保低”,保证供热效果,通过计量收费系统平台的建设,用户的实时参数通过图表的方式及时限制在调度中心的电脑屏幕上,在热计量用户反馈数据的支持下,及时发现供热失衡的区域,积极调整热网及供热参数,有效控制供热舒适区范围处于两端的用户的数量,实施控高保低,在保证供热效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保证用户室内处于舒适温度还能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这样使用户与企业都受益,节能才会有生命力。 5、促进建筑节能 通过实行热计量系统,可以及时有效的统计、分析建筑物的能耗指标,反映出建筑物的主动节能措施的完善性,为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从记录数据处来看,节能建筑的能耗指标远远低于非节能建筑,实行保温的建筑能耗远远低于非保温建筑,建筑物的顶层的能耗明显高于标准层,门窗的保温性能及冷桥作用是室温影响的关键因素,这些结论都为建设单位及管理单位的节能降耗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通过保温造价和能耗指标的对比,为开发商选择经济、高效的保温方式提供帮助。 三、热计量收费系统推广实施中存在问题 1、厂家技术标准不统一 由于北京市对于热计量厂家采用备案入围制,全北京市合格的入围企业几十家,开发商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品牌,仅我公司供热区域内现有6个热计量厂家,数据都传输到厂家各自的平台上,由于技术标准、协议等不统一,所以很难融合到一起,即使勉强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也只能实现监视功能,很难实现调控功能。无法实现系统智能化运行。由于系统都处于开发阶段,各家的软件升级较快,面对6个不同的企业的升级需求,集中的调度管控系统应接不暇。 2、设备差异大,质量良莠不齐,通用性较差 我公司热计量厂家较多,设备的质量、通用性较差,这也为日常维护造成很多困扰,虽然厂家实行6年质保,但很多设备在质保期内就频频出现故障,有些设备甚至已经瘫痪,造成了热力企业与热计量厂家的矛盾,更何谈6年质保期后设备如何正常运转。每年供暖季周期,公司都要召集6个不同的厂家进行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分别准备不同厂家的各自的备品备件。 3、增加了热力企业建设运营成本与难度  热计量表的费用 热计量系统的初次建设由开发商承担,但热计量表的维修、维护、更新、检验等都是热力企业进行组织、负责、管理,随着系统的使用时间的加长,计量系统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和工作量逐年增加,该部分费用成为热力公司的一项重要开支。 以热表检测为例,热计量表安装前必须经过技术监督部门的首次检定,检测费大致200元/块,而且每隔2-3年还要进行周期检测,检测费用、拆卸及重新安装的费用巨大,还有热计量表的更换问题,一般热计量表的使用寿命为8年,8年以后就要更新,还有丢失、破坏情况的更换,这些费用都要由热力企业承担。 通讯费用 不管热计量系统采用无线还是有线传输,都会产生通讯费用,以无线传输为例,每个采集器都需要一张SIM卡,以每月最低通讯包费用10元计算,再加上卡费,一个采暖季一张SIM卡大致需要100元。 电源保障的费用 热计量系统运行的电源保障的费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通断时间面积法中的温控器、通断阀、采集器、光纤收发器都需要供电,尤以热熔型通断阀最为耗电,每个热熔型通断阀是3-5W,一个采暖季下来,电费也是惊人的。 热量表法中的热量表、IC卡锁闭阀的电源保障费用,其中热量表虽然是电池供电,但是每年的更换电池费用也不容轻视。 热计量的维护还包括一些其他费用,比如备品、备件费用,安装费用、维修费用等,以及针对不同热计量厂家设备的人员培训费用,尤其质保期后,热力企业在热计量的运营成本成倍加剧。 3、政策不完善 为了鼓励用户节能,实行“多退少不补”的收费政策。由于热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对于热力公司来说,一方面承担节能降耗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缺乏主动推广计量收费的积极性。以我公司某小区为例,由于退费和超额用热免除补缴损失的收入计556279.59元,占营业收入的22.6%,详见下表: 三、改进建议 总体来说,通过热计量收费,提高用热缴费的合理性的同时,促进用户提高节能意识,达到减低能耗的目的,间接地也为减雾减霾,提高空气清洁度做出了贡献,考虑到行业的健康,稳定推进发展,结合我公司的使用经验,对目前的热计量收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仅供参考: 1、从企业需求出发,研发推广具有真正节能目的和效果的热计量系统。目前的热计量对于企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随时收集用户端的房间温度,反馈到生产技术平台,指导系统的调度运行。 2、应尽早出台热计量设备的统一标准与协议。提高系统和设备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3、对于热计量设备的检定需更加严格,质保期还需延长,或者制定质保期后设备更换、维修的相应优惠政策。 4、对于现行的“多退少不补”的热计量收费政策进行调整,使热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提高供热企业实行热计量的积极性。 供热计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定任重而道远。面对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困难,希望各级政府、供热企业和热用户共同努力、众志成城,解决现有问题,最终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预期目标。 原文地址:http://www.xdgrw.cn/article-3491-1.html
|